很難得的,這部片子是在戲院看首輪,第一次看的時候,並沒有特別的反感,反倒是很震撼、很感動,人類的自以為是、自作聰明,自以為人定勝天的囂張,無視其他生物存在的優越感,大肆改變居住地的生態環境,自私只求更美好的生活,不料卻意外遭到地球生命的反噬。看完後令人擔憂未來人類的生活,害怕冰河時期的再度來臨,而又是否,有一天地球將會滅亡?
然而無關於人類的破壞環境和世界末日、自然反撲,我想說的是劇情上的不合理。
第二次再看此片的時候,對於片中電腦特效的細膩、發人省思的地球反撲已經不再如初次觀看時的震驚,轉而對於片中某些不合情理部分耿耿於懷。
好萊塢的片子,總愛標榜著父子親情間的偉大、為朋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堅貞友情、愛心滿溢的醫生,關於這些部分,我實在是難以接受。
特別是友情的部分,在為難時期可以為了朋友孩子的生命,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只為解救困再冰山中的兩三隻小貓,是否太過誇大、矯情呢?或許是我個人比較膽小自私,或許不能以此以篇概全,或許天底下還是有很多友情是很美好的。但是試問,在那樣的情形下,有多少人會願意陪伴愛子心切、為了「承諾」救子的愛心爸爸走向毀滅之路呢?倘若真有友情存在,愛心爸爸是否應該委婉拒絕這些義氣的朋友呢?畢竟前方的道路是漫天冰雪覆蓋,沒有後路只可前進的不歸路,更極有喪失性命的可能。況且用朋友來換取兒子這種一命抵一命的方式,是對的嗎?朋友的生命價值難道小於兒子?
這樣的電影內容,已經成為好萊塢的固定模式,電影走向大多以成就主角偉大而偉大來作為編劇大綱,只要主角活,只有主角能當英雄,只有主角能夠贏得美人心,只有主角最重要,其他配角都只為成就主角而存在。假使不是主角當英雄,也有為了某些人、事而壯烈犧牲他人的例子,同樣脫離不了固定模式,就如同當年紅極一時的「Saving Privite Ryan(搶救雷恩大兵)」劇情,也是如此。當年那麼多的士兵參加戰爭,每個家庭裡或多或少都有人傷亡,一定也有某些家庭如同雷恩家一樣,或是更慘烈的,家中參加戰爭的男丁全部死亡。為什麼只就雷恩呢?如果導演是想拍出戰爭時期的狀況,那麼是否能用好一點、合理一點的劇本?而不是這樣灑狗血?
或許就因為這是好萊塢電影的詬病,不論戰爭片、災難片或是愛情片,都一定要成就「英雄」,沒有了英雄的存在,好萊塢的電影似乎就沒有存在價值,也沒有賣座的可能。除此之外,好萊塢似乎大多還是免不了在探討英雄之餘,大肆對美國主義渲染一翻,讓人以為全世界都是只有美國人存活,或是只有美國人可以拯救世界,或是只有美國人是有血有淚的英雄好漢,但是有時候過於誇大顯示,反而讓人倒盡胃口。(好萊塢災難片的典型外一案,是火山爆發,其內容不外乎套用「好萊塢英雄公式」可思得,在此不多言贅述。)
不過The day after tomorrow這部片子,的確有其發人省思的地方,但是我個人認為,只要看一次就好,千萬不要看第二次,不然可能會發現太多不合理之處,然後降低評價。(不過老實說我在第一次看時,就對矛盾部分有點感冒,只是震撼度大於感冒,所以忽略了。)
P.S
1. The day after tomorrow電影相關介紹網頁
http://movie.kingnet.com.tw/que_movie.html?recno=1084874513
2. Saving Privite Ryan電影相關網頁
http://movie.kingnet.com.tw/que_movie.html?recno=946472131
3.Volcano電影相關網頁
http://movie.kingnet.com.tw/channelk/blow.html
Picture:摘自kingnet電影網
留言列表